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留言板    论文重合率自检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English
         在线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论文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中国科技核心收录证明(2023版)
合成化学写作规范2023
中图分类表
         友刊展示
快速检索
  当期目录  
合成化学
2024年 第32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24-04-20

目录
研究论文
快递论文
研究简报
综合评述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合成化学  2024年 32卷 04期  刊出日期:2024-04-20
 
目录
32(4)目录
2024, 32(04): 0-0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351 KB)  ( 1 )
摘要
研究论文
CdS/石墨烯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可控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王涵, 任志龙, 徐龙, 张记霞, 朱超胜
2024, 32(04): 301-310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3022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3240 KB)  ( 1 )
摘要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为提高光催化效率,利用简单的“自下而上”法合成了尺寸可控,带有中空内核且核与壳之间有一定间隙层的中空蛋黄壳结构型CdS/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材料Hollow CdS@void@GR。采用多晶粉末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比表面积测定(BET)表征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和孔结构。采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DR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测定Cd2+浓度分析该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及抗光腐蚀性能。结果表明:Hollow CdS@void@GR的结构大小可通过PS模板大小、S/Cd比、超声反应时间及TEOS量进行调控。在强光照射下,由于多级中空结构,中空CdS内核与中空GR外壳之间的协同效应,Hollow CdS@void@GR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强的光催化活性、优异的光催化稳定性和良好的抗光腐蚀作用。
免疫检查点靶向小分子PET探针的制备及表征
梁蓓蓓, 李惠蓉, 徐梁, 方晶, 林建国, 邱玲
2024, 32(04): 311-318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3136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2196 KB)  ( 1 )
摘要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1(PD-L1)作为免疫治疗的关键靶点,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应答情况密切相关,准确检测PD-L1的表达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联苯甲基芳基醚核心结构为靶向基团,引入金属离子螯合剂NOTA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合成前体NOTA-LP。利用正电子核素68Ga和18F分别对其进行放射性标记,获得分子探针[68Ga]NOTA-LP和[18F]AlF-NOTA-LP,放射化学纯度均高于95%,放射化学产率分别为39.3%±4.8%和21.9%±8.6%,脂水分配系数分别为1.53±0.04和2.04±0.13。在PBS和小鼠血清中孵育2 h后,探针的放射化学纯度均大于95%,表明其稳定性良好。细胞摄取实验证实了探针[68Ga]NOTA-LP和[18F]AlF-NOTA-LP可以在细胞水平上对PD-L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含5-(2-吡嗪基)-1H-四氮唑配体的新型锶配合物 的合成及固态荧光性质
赵成兄, 杨周吉, 孙赞
2024, 32(04): 319-324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3176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034 KB)  ( 1 )
摘要
锶配合物因其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荧光性质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在溶剂热条件下,以氯化锶为金属源,以2-吡嗪基四氮唑(HL)、胡椒酸(HL1)为配体,以DMF-水体系为溶剂合成了新型的单核锶配合物{[Sr(L)2]·2H2O}n(I),其结构通过EA、 SXRD、 PXRD、 IR和TGA方法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I结晶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Sr呈略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而胡椒酸没有参与配位。单核分子之间通过O—H···N氢键相互作用连接形成二维超分子网络结构。固体荧光研究表明:Sr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最大发射波长为450 nm(λex=223 nm),进一步表明I是一种潜在的蓝光材料。
快递论文
固液态均荧光发射的四苯乙烯基衍生物的合成
李曼, 李素婉, 陈茂文, 刘森坤, 江背, 张灯青
2024, 32(04): 325-331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3059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634 KB)  ( 1 )
摘要
为了打破传统荧光材料的聚集荧光淬灭(ACQ)的应用限制,通过共价键连接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与平面ACQ分子,可以构建在溶液中和固态下都具有荧光发射特性的化合物。分别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带有烷基硫醚的萘酰亚胺衍生物3和连接炔吡啶的四苯乙烯衍生物7。化合物3和化合物7通过酰胺缩合,合成了一种四苯乙烯-萘酰亚胺二联体化合物8,化合物8兼具荧光猝灭(ACQ)和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的特性。结果表明:溶液状态下化合物8具有蓝色荧光发射,其最大发射峰位于452 nm,固态下为黄绿色荧光,最大发射峰位于487 nm。利用三氟乙酸对其荧光进行调控能够实现CIE色坐标为(0.33, 0.32)的单分子白光发射。
TYK2 抑制剂 BMS986202 的合成工艺
张倩倩, 李铭东, 党诗涵, 李春, 李庶心, 胡文祥, 闵清
2024, 32(04): 332-338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3030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803 KB)  ( 1 )
摘要
BMS986202是一种有效的,具有选择性的口服活性TYK2抑制剂,对包括JAK家族在内的激酶具有高度选择性,可用于IL-23驱动的棘皮症、抗CD40诱导的结肠炎和自发性狼疮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以1-溴-2-甲氧基-3-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还原、偶联、芳基化和酰胺化4步反应得到BMS986202,并对BMS986202的合成路线进行优化,总收率为85%,其结构经1H NMR和MS(ESI)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前景。
胶体碳球制备新型Sn/Se共掺杂TiO2及其光催化性能
邢方莉, 李娜娜, 陈润东, 蒋兰, 谢辉
2024, 32(04): 339-344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4019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718 KB)  ( 1 )
摘要
TiO2的光催化性能改性是水污染治理和光催化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为了增强TiO2的光催化性能,以胶体碳球为模板,采用水热-煅烧法首次制备了TiO2空心球、硒掺杂二氧化钛(Se-TiO2)空心球和锡/硒共掺杂二氧化钛(Sn/Se-TiO2)空心球。同时,对Sn/Se-TiO2空心球的形貌、结构以及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评价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O2为单一的锐钛矿相,Sn和Se成功地掺杂进入了TiO2晶格中;Sn/Se共掺杂形成了缺陷能级,降低了禁带宽度和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几率,提高了可见光的响应范围。当Se掺杂2.0%(物质的量分数,下同),Sn掺杂0.5%时,样品光催化性能最好,其去除率为76.92%。同等条件下空心球的光催化去除率:TiO2
研究简报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铂(II)金属大环的合成
彭宇, 陈茂文, 刘森坤, 陈前进, 张灯青
2024, 32(04): 345-351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3064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337 KB)  ( 1 )
摘要
含有四苯乙烯(TPE)基团的铂(II)金属大环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在构建人工光捕获体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了获得一种具有良好AIE性质的新型铂(II)金属大环化合物,以4,4-二溴四苯乙烯为原料,经硝化反应得到化合物2,再将化合物2中硝基还原得到化合物3,化合物3与十二烷基酰氯发生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4,化合物4与4-乙炔基吡啶盐酸盐发生Sonogashira偶联反应得到四苯乙烯衍生物5。 5与铂(II)配体6进行[3+3]配位驱动自组装合成六边形铂(II)金属大环化合物7,其结构经核磁、质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化合物7的最大吸收波长在302 nm;荧光光谱显示化合物7在水含量低于20%(体积分数,下同)的DMSO/H2O混合溶液中,荧光强度极低,当水含量增加到30%时,荧光强度大幅增加,表现出优异的AIE性质。
硬硅钙石晶须对高温下油井水泥强度的影响
刘华治, 孙长健, 寇国军
2024, 32(04): 352-359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4007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3555 KB)  ( 1 )
摘要
针对稠油热采过程中高温下固井水泥环强度下降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以SiO2为硅源,Ca(OH)2为钙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硬硅钙石晶须(C6S6H),并将其应用在油井水泥中抑制水泥石在高温下的强度衰退。通过热重分析仪(TG)、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EDS)表征了C6S6H晶须的结构。TG分析表明:所制备的C6S6H晶须热稳定性好,在900 ℃时质量损失仅为3.57%。 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6S6H晶须晶型完整,结晶度高;通过SEM观察所制备的C6S6H晶须呈针状纤维形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分析C6S6H晶须SEM图,计算得出C6S6H晶须长度范围在1~16 μm,长径比范围为15~55。水泥石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晶须材料对水泥石高温下强度的衰退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加砂水泥石养护7 d,养护温度为280 ℃时的水泥石抗压强度为6.4 MPa,相比100 ℃时的水泥石抗压强度下降率高达78.8%;而加入C6S6H晶须的加砂水泥石养护7 d,养护温度为280 ℃时的水泥石抗压强度为23.2 MPa,相比100 ℃时的水泥石抗压强度仅下降了48.7%,并且加入C6S6H晶须的加砂水泥石抗压强度在温度超过100 ℃后始终保持在20 MPa以上。通过全自动压汞仪,SEM分析了水泥石的微观结构,掺入C6S6H晶须的加砂水泥石在温度超过200 ℃后,C6S6H呈高长径比的针状网络结构并分布在水泥石中,没有出现加砂水泥石中C6S6H堆叠、板结的情况,细化了水泥石的孔径结构,提高了水泥石内部结构的致密性,有效抑制了水泥石高温强度衰退。
可选择性识别重金属离子的肟类化合物的合成
蔡苗, 林怡婷, 黄莉, 詹红菊, 王勇
2024, 32(04): 360-368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3082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2407 KB)  ( 1 )
摘要
具有芳香结构的肟类化合物不仅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能,且肟上的氮和氧可以与各种金属离子配位,因此这类化合物广泛用于重金属离子检测。以2-甲氧基-4-溴苯甲酸(1)为原料,在二氯亚砜的无水乙醇条件下制得2-甲氧基-4-溴苯甲酸乙酯(2)。将2与氰化亚铜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回流反应得到2-甲氧基-4-氰基苯甲酸乙酸(3)。将化合物3与盐酸羟胺在碳酸钠溶液中反应得到2-甲氧基-4-甲醛肟基苯甲酸乙酯4。化合物2~4的结构进行经1H NMR、 13C NMR、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并对反应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推测。电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化合物4对Cu(II), Fe(III)和Pb(II)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而对其它金属离子几乎没有选择性。
综合评述
光/氧化还原酶协同催化的不对称合成研究进展
卓宇晴, 崔宝东
2024, 32(04): 369-380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4014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911 KB)  ( 1 )
摘要
氧化还原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它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转换。含有黄素和烟酰胺的酶如酮还原酶、烯烃还原酶等氧化还原酶可以在光能的激发下产生自由基中间体,从而引发进一步的转化反应,还能引发酶的非天然反应活性,获得新酶催化功能。这种光/氧化还原酶协同催化比单一的光催化和酶催化更能实现具有挑战性的反应。光/酶协同催化研究虽然处于发展的初期,但是在可见光与烯烃还原酶催化解锁酶的非天然反应研究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围绕光/氧化还原酶协同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烯烃异构化/不对称还原反应、α-乙酰氧基苯并环己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烯烃/酮/烯酰胺的不对称还原反应、β-烷基取代的环己酮原位消旋化/不对称还原反应和分子内/分子间的不对称氧化还原偶联反应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苦参碱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席宇, 申光焕, 崔琳琳, 王艺儒, 邢志华, 张雪琪
2024, 32(04): 381-392  DOI:10.15952/j.cnki.cjsc.1005-1511.23051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PDF (1947 KB)  ( 1 )
摘要
苦参碱是从豆科植物苦参、苦豆子等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生物碱。苦参是其主要来源之一,因此以苦参碱命名。研究发现,苦参碱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病毒的活性,能够调节相关细胞的分子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但苦参碱体内活性不高,药效时间短,存在毒性作用。许多专家学者对苦参碱参与临床治疗疾病以及相关作用机理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的深度探索和研究,主要通过修饰苦参碱来增强其活性,降低使用计量。苦参碱的主要结构修饰位点可以大大提高其活性。本文以苦参碱类衍生物在13-位,14-位,15-位及D环开环4个方面的结构修饰为切入点,综述了苦参碱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进展,以其为苦参碱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微信公众号
  新闻公告
关于《合成化学》编辑部座机暂时无法接听的通知
文章更正函(稿件编号20047)
感谢有你们!来自《合成化学》感谢信
多样性催化体系对合成化学领域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深耕合成十三载,文献为师不懈怠
青年化学教师应重视吸引本科同学参与科研工作
一名青年化学工作者眼中的新药研发浪潮
新药研发:一项多学科协作的伟大团队工程
蒙脱土中“脱颖而出”的催化剂
十年磨一剑,新药创制初现峥嵘——蔡志强老师回顾十年新药创制路
关磊老师浅谈配位聚合物的自组装构建策略
会议信息分享:有机人名反应机理解析&合成工艺
投稿早计划,避免“打堆堆”
编委喜讯:海南大学王博教授入选海南省“南海名家”育才计划
喜讯:编委刘雄利教授入选贵州大学自然科学青年英才计划特聘岗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
中国科学院
中国知网
  友情赞助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版权所有 ©2015《合成化学》编辑部   蜀ICP备05020035号-2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